新片资讯《我本是高山》背后,真实的张桂梅什么样

来源:豆瓣追剧人气:1005更新:2023-12-03 16:55:37

电影撰稿人 县豪

上周,国内有多部新片上映。

比如《风声》导演之一高群书谍战新作《刀尖》、迪士尼百年献礼动画《星愿》、黄渤周迅联袂主演的《涉过愤怒的海》等。

其中一部在正式公映前,就引发不小争议,即郑大圣和杨瑾执导、海清主演的传记片 《我本是高山》。

影片根据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张桂梅老师真实事迹改编。

张桂梅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寄宿高中——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,帮助不少大山女孩改变命运,曾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之一。


因此《我本是高山》改编之初便备受关注,影片点映后,部分情节引起网友讨论、质疑。

影片上映首周末,内地票房收获5400万元。

电影水准如何,见仁见智,观众们走进影院,自会给出公平的判断。

但没人否认电影原型人物的魅力。

在影片公映之际,电影君想带大家再度走进张桂梅校长的世界,感受那种纯粹的信仰力量。


01.痛的过渡
1957年,张桂梅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市。

母亲生下她时已近50岁,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,上面有5个哥哥姐姐。

17岁时,她跟随姐姐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,26岁成为一名中学教师,31岁遇到爱人董玉汉,并在两年后和董玉汉结婚。


张桂梅39岁时,丈夫因癌症离世。次年,她申请调动到华坪民族中学任教,并在同年查出患有子宫肌瘤。

44岁时,她义务兼任华坪儿童福利院(孤儿院)院长;51岁时,在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下,由她担任校长的华坪女子高中建成。


这种简单的人生概括中,蕴含了张桂梅清晰的心路历程。

张桂梅幼年丧母,青年丧父,中年丧夫,也没有子女,但她并未因此自怨自艾,让生活沉入阴郁与暗色之中。

这既与她对爱的体验有关,更与她从内心汲取力量有关。

尽管父母的离世让曾生活在哥哥姐姐家中的她,有寄人篱下之感,但身为老幺,她依旧获得过不少亲情的关爱。


她的丈夫出生于大理喜洲四大家族之一的董家,曾任喜洲一中校长。

大多数时候,丈夫包揽洗衣、做饭、打扫卫生等家务,将张桂梅爱吃的零食藏在家里的各个角落,用三弦琴为在月光下唱歌的张桂梅伴奏。

丈夫离世后,张桂梅在深痛的怀缅中度过了整整一年。一年后,她申请了职务调动。


到华坪县后,当地学生的贫困深深刺痛了她。

有人冬天穿破烂凉鞋,有人用开水泡着生米吃,有人出门读书要走几小时山路……

最初的那种逃避与放逐,逐渐转变为大爱与责任,她想要改变山里贫困孩子的命运,办女子高中,是一种有效方式。

不少人劝她,现在的年代已不适合将男女分开办学,但在张桂梅看来,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。

体验过爱,知道爱的美,所以她要将爱给这个世界;体验过痛,知道痛的苦,所以她不想让痛遍布在贫困中。


02.关于争议
张桂梅也遭遇过争议。

2018年,一名自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,想捐款回馈母校,在知道这名学生是全职主妇后,张桂梅气得发抖,甚至直接当着学生老公的面,让她滚出去。

意即学校那么辛苦地供你出去,不是让你去做全职主妇。

此事在被报道的那一年引发热议。

有人质疑张桂梅歧视全职主妇,毕竟,全职主妇也是女性的选择之一,而且并不代表幸福与自我的缺失。

但认真了解过张桂梅就会知道,她讲这件事,针对的是华坪女高的学生,而非否定所有全职主妇。


当有媒体问她,你希望学生们成为什么样的女性,张桂梅会说,又提到女性了,算了。

在张桂梅心中,她并不想强调女性性别,女性受教育更能抵抗贫困的侵蚀,这只是一种客观现实,与性别本身无关。

因此,与其说她在关注特殊群体中的女性,毋宁说她关注的是特殊群体中的人。


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《讲述》节目讲过这样一件事——

某一天,一个女孩到华坪女高办公室找张桂梅,问她自己可不可以来这里读书。

因为她在交过数千元学费、书本费、住宿等其它杂费后,家中实在没有钱再支持她之后的学习。

张桂梅去电女孩的班主任核实了情况,当下便决定自掏相关费用收下女孩。


第二天,张桂梅去了女孩家家访。

女孩家家徒四壁,父亲患有精神分裂,家中土屋颤颤巍巍立在山中。

张桂梅当下就想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送给对方,她太难过了,避到一边,说:怎么回事啊,日子过成这样……


可见,张桂梅想救的,不只是这个不请自来的女孩,也不只是女孩的父亲母亲,而是被这种家困住、被这种贫困吞噬的每一个人。

张桂梅让女高毕业生飞出去了就不要再回来,不要想着报答学校,背那么重的包袱。

她希望学生们出去后,对人民有用,对社会有用,能成为社会脊梁般的人。


此时再回到最初的全职主妇争议,一切也就清晰了——

华坪女高的学生不能做全职主妇,这与女性的身份多样性无关,与女权无关。

而与她们从怎样的泥泞中走出有关,与她们应该抵达怎样的胜景有关。

精神力量

华坪女高已创建15年,招收过近2000名学生,几乎每一名学生,张桂梅都会进行家访。

家访,是为了亲自确认家庭状况,因为华坪女高只招贫困生。

有一次,一户家庭中,女儿正是高三,这家父母却将还在读初中的儿子送去补习,留女儿在家掰包谷。

张桂梅很生气,这家人却说农作缺人,张桂梅当场掏出400元,让他们雇人,将高三女生领回了学校。


这不代表张桂梅有钱,相反,她办学一直缺钱。

女高建立前,张桂梅拿着自己获得的奖杯、奖状等,上街去“化缘”,希望群众们一人捐一点,积少成多。

但她屡屡碰壁,还被人辱骂、轻视,甚至被放狗咬。

学校建立后,有车厂见张桂梅家访翻山越岭,实在困难,便属意捐一辆车。

但张桂梅不要,她说,要不还是捐钱吧,车我还得养着,费钱。

张桂梅身上被查出20多种病,一度病危,抢救前她却告诉周围的人,不要搞丧葬,把我的丧葬费都捐给学校吧。

尽管需要到处筹钱,她却依然能意识到贫穷是一种隐私,她不允许大家称呼女高学生为贫困生,而是称呼她们为“大山里的女孩”。


从这些都可以看出,张桂梅早已自个人的命运中脱胎而出,从内心深处源源不断涌流出一种崇高的、社会性的精神力量。

这种力量,也直接流淌在华坪女高日常的每一天。

在学校,学生们上课、课间活动、用餐、扫除、晚自习、就寝等,都有严格的掐点纪律,似乎很压抑、苦闷。
但如果看过校园里的景象,就知道现场其实充满活力,洋溢着青春奋斗的高昂劲头。

因为从校长到老师,从老师到学生,一切都是统一、自发的,一切都沉浸在目标明确的愿景中。

课间活动时,学生们会唱红歌,也会鼓励即将毕业的学姐们:加油,上清华!加油,上北大!

清华北大是张桂梅一直以来的心愿,她常常说:我们要能出一个清华、北大的就好了。

一次,张桂梅病重,一个女生对她说,你好好养病,我给你考清华。

后来,这个女生上了浙大。高考前,她将所有课本背了四遍,张桂梅知道,硬背课本,苦,但她们没办法,只能苦。

女高办到至今,显然,这所学校已经和张桂梅一起,被浸润在一种崇高、纯净的信仰力量中了。

正如女高校训所言——

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,
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;
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,
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。

最新资讯

Copyright © 2008-2020 影视大全-最新最全影视天天免费在线观看-lol电影天堂-豆瓣追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