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豆瓣追剧人气:1003更新:2023-12-19 11:55:51
电影网特稿近期,法国《电影手册》、英国《视与听》、美国《时代》等媒体,纷纷开出年度电影榜单,北美颁奖季也拉开帷幕。
《迷雾中的她》《花月杀手》《枯叶》等上榜佳片,为影迷提供了年底刷片参考。其中,美国名导托德·海因斯新作备受各大榜单青睐。
《五月十二月》
影片由奥斯卡双影后娜塔莉·波特曼、朱丽安·摩尔主演,阵容吸睛。《五月十二月》不但挺进美国电影学会、《视与听》等多个年度十佳榜单,且已在纽约影评人协会奖中拿下最佳剧本、最佳男配角等奖项。
影片IMDb7.1分,烂番茄新鲜度92%,MTC专家评分85,获“必看”标签。
真实故事改编
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,伦理尺度不小。1996年,美国华盛顿州,六年级女教师玛丽性侵了13岁的学生福拉奥。1997年,玛丽承认性侵,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。尽管法院强制两人分开,但在缓刑期间,玛丽于一辆车中再次与福拉奥发生关系。
在福拉奥15岁前,玛丽两次怀孕,并在狱中产下他们两人的孩子。而在生下这两个孩子之前,玛丽与前夫还有4个孩子。
福拉奥成年后,向法院申请撤销“强制分开令”。2005年,两人结婚,婚姻维持10多年后,福拉奥决定与玛丽分居。2020年玛丽患癌离世。据美国媒体报道,离世前,玛丽对和福拉奥之间的一切都深感内疚,她认为自己破坏了很多人的人生。
值得一提的是,玛丽的家世非常显赫,他的父亲及兄弟都服务于美国政坛,并和布什、特朗普过从甚密。《五月十二月》中,朱丽安·摩尔饰演的格雷西对应玛丽,查尔斯·梅尔顿(《绝地战警3》)饰演的乔对应福拉奥。
影片将故事设置在格雷西和乔的婚后,乔30多岁,格雷西50多岁,两人的孩子将离开家去上大学。
此时,一部关于两人过往故事的独立电影正在前期筹备中,女主演伊丽莎白(娜塔莉·波特曼 饰)将在电影中饰演格雷西。
为更好地理解、诠释角色,伊丽莎白在征得同意后,决定进入格雷西和乔的家庭,和他们生活、交流一段时间,也就是传说中的“体验派”。伊丽莎白还访谈了格雷西前夫、辩护律师、前工作地宠物店老板等相关人士,试图更全面地了解格雷西。
在这过程中,格雷西的家庭产生了微妙变化。伊丽莎白和格雷西、和乔之间,都拉扯出某种暧昧的角力或引力。
托德·海因斯只用了23天就拍完了这部电影,时间仓促之中,影片品质却不低。今年5月名导云集的戛纳电影节上,《五月十二月》场刊评分仅次于《枯叶》,与金棕榈影片《坠落的审判》并列第二。
英国《完全电影》杂志称赞本片在真实生活的复杂性和戏剧情节之间,取得了敏锐平衡;美国《大西洋月刊》将本片形容为“美丽而可怕的电影玩偶”,指出影片核心独特、扭曲、令人不安。
双影后飙戏
托德·海因斯是名副其实的影后制造机。2002年,他以《远离天堂》让朱丽安·摩尔获封威尼斯影后;2015年,他又以《卡罗尔》让鲁妮·玛拉获封戛纳影后。
托德·海因斯几乎不会给女演员非常直白、激烈的表演空间,而是将她们置于本就暧昧莫名的故事中,让她们去捕捉那种细微的表演张力。《卡罗尔》中,他就利用凯特·布兰切特脸上自如的情欲光影,将鲁妮·玛拉的哭泣衬托成了一道微妙的时代伤痕。
《五月十二月》中,朱丽安·摩尔、娜塔莉·波特曼的表演,同样没有过于激烈之处,而是完美契合故事本身的暧昧。
朱丽安·摩尔在片中有两场哭戏。一场是某位邻居不再订制格雷西的蛋糕,格雷西感到受挫;
一场是乔想改变婚姻现状,格雷西无法接受他的“成年与变心”。
这两场戏朱丽安·摩尔都在表面的脆弱中,通过眼泪输出了一种强烈的控制感。正如托德·海因斯对格雷西的形容:她有公主综合症,她强烈地需要被一个年轻、阳刚的男人拯救。
这种拯救,本质上又是在强化男性的保护欲和占有欲,因此格雷西才会质问乔:(在这段婚姻中)谁说了算?
朱丽安·摩尔通过哭戏,将这对忘年夫妻的情感和权力关系,置于一种永远看不清真相的漩涡之中,即——在这段婚姻中,到底是格雷西“引诱”了乔,还是乔“默许”了格雷西?
娜塔莉·波特曼最意味深长的戏,不是伊丽莎白含泪诵读格雷西写给乔的情书,也不是最后她在片场试图彻底成为格雷西。而是她在宠物店仓储间幻想被乔抚摸的一幕。
伊丽莎白找到格雷西工作过的宠物店,打听到格雷西和乔的第一次就发生在仓储间,于是她请老板让她在里面独处片刻。她坐在仓储间的台子上,幻想13岁的乔正在抚摸自己,自己又是如何意乱情迷地给出回应。
情欲想象之后,娜塔莉·波特曼的身体突然放松,一个回到现实的轻笑,像一股尖锐的浊气被放了出来。这个笑是矛盾的。
它既证明伊丽莎白知道这种想象有多表面、干瘪,又让伊丽莎白相信自己离格雷西更近了一步。而在朱丽安·摩尔、娜塔莉·波特曼同框的画面中,可以充分感受到“真实的松弛”和“虚构的紧绷”。
格雷西属于真实,伊丽莎白属于虚构。当两人同处一地,呈现出的,并非原型人物和戏剧人物之间的相似,而是她们之间的不同与距离。
格雷西那么放松,伊丽莎白则随时处于观察对方的紧绷中。
道德与欲望之间
影片英文名“May December”有忘年恋、老少恋之意,这样的恋情,往往产生复杂的家庭关系以及无可避免的道德争议。
片中,格雷西有两个哥哥、两个弟弟,她和前夫有多个子女,和乔有两个子女,前夫的子女又给了她一个外孙。格雷西的儿子甚至“造谣”格雷西曾被她哥哥强暴。
关系如此复杂,当事人却倍感孤独,乔就曾说,没想到自己36岁就成了空巢老人(因子女离家上大学)。
他们的家庭始终处于一种诡异的社区平衡中。有人会给他们寄装有“s-h-i-t”的包裹,以表厌恶和鄙视;也有人一直在照顾格雷西的蛋糕生计,传达出善意。
这种平衡也维持在家庭和婚姻内部,直到伊丽莎白的到来。伊丽莎白和乔同龄,这似乎唤醒了乔自我成长的渴望。此前,“成长”一直被隐没在他过早的婚姻中,使他年过30依然如同小孩。
伊丽莎白打破了乔和格雷西之间的婚姻平衡。精神上,乔觉得伊丽莎白和他同样关注蝴蝶生态,有共同语言;肉体上,他相信自己和伊丽莎白之间很来电。
这段出轨关系,使乔觉得自己重获新生,但对伊丽莎白而言,这些都不过是她“对格雷西人生的体验”。当乔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成年,伊丽莎白却告诉他,各取所需而不必负责,正是成年人的处事方式。
尽管如此,乔还是很难重回自己原本的婚姻关系中了。
格雷西将此归罪于伊丽莎白,但她不知道的是,乔的改变并非因为伊丽莎白的“引诱”,而是这种“引诱”唤起了他对人生新阶段的欲望。正如乔13岁时因格雷西的“引诱”,而快速坠入他现在的人生。
在格雷西、乔、伊丽莎白的每一段人生、每一步体验中,似乎没人在乎世俗意义的道德标准,他们完全沉溺在对欲望的满足和对自洽人生的寻求中。
从影片风格来看,托德·海因斯的表达目的,仅仅是呈现这个故事、这种状态,而非对其进行任何评价。
从原型故事和剧本创作角度而言,虚构人物伊丽莎白对这段真实忘年恋的进入,或许就是一种“评价”。演意在向大家提问,这种特殊的婚恋关系,是否经得起他人的审视,又是否经得起它本身的传奇性所带来的内部冲击。
包括情感内部和社会内部的冲击。或许,这正是《五月十二月》能频繁上榜年度十佳的原因。
作者:县豪
编辑:甄子